学院要闻

【一融双高】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坚持党建引领聚力聚势 加速推进事业创新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6-14 作者: 浏览次数:11

坚持党建引领聚力聚势 

加速推进事业创新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当前,正值全校上下聚力推进实施新时代学校事业“1248”总体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坚定奋进“一流”的政治自觉,凝聚奋进“一流”的行动自觉,俨然已经成为全校党员领导干部和师生员工的基本共识。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学方略、谋创新、抓落实,夯实党建引领聚力聚势基础,聚力抓好事关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性、牵引性重大工作,加速推进学院实现创新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生命科学学院为学校国内一流大学建设大局贡献力量和智慧的主要路径。近四年来,学院新增2个自治区科研平台,生物多样性博物馆获批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193项,批准经费650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315篇,教师团队在《Science》发表文章阐述白头叶猴的保护成效,实现学校历史性突破。相关科研进展和成果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家主流媒体多次报道。

学院科研团队在《Science》发表文章阐述白头叶猴的保护成效

中央电视台报道武正军教授团队鳄蜥研究进展

一、坚持党建引领,在“把方向、锚导向、保质量”上谋定而动,确保党建与事业发展同向同行

一是把准融合方向。将党建与服务国家战略、地方需求和学院改革发展事业相融合,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确保目标同向、思想同心、行动同步,着力构建“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格局。

二是锚定融合导向。将党建与事业深度融合体现在学院中长期发展目标与规划的“第一主题”中,明确路径,与时俱进,深化推进“党建+专业”“党建+学科”“党建+科研”“党建+学生”等模式创新,推动实现目标上一致、任务上统一、效果上互促。

三是保障融合质量。紧扣“一融双高”,把跟踪问效贯穿评价考核全过程,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以评价之尺度量党建事业“一融双高”质效,用发展成果体现党建成果,以发展质量检验党建成果,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双向提高。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4年学术委员会会议

二、坚持党建聚力,在“党员攻关、党员示范、先贤激励”中淬炼精神,确保党建与事业发展同源同力

一是抓队伍联建。将支部组织优势发挥在重点实验室、重要项目上,创新支部“示范+标准+特色+若干任务”建设模式,聚焦支部品牌建设、党工团群融合共建等,凸显“党员攻关队”的骨干作用。

二是抓典型示范。以学院邓荫伟教授等一批社会服务先进榜样为典型,教育引导教师传承高尚师德,坚定师生理想信念,凸显“党员示范岗”的表率作用。

三是抓精神激励。围绕陈伯康先生等先贤前辈数年如一日的科研坚守,开展党性教育,用事迹感染人、用精神激励人,用行动鼓舞、影响和带动一批生科人,激发干事创业的奋斗热情,凸显“先贤前辈”的精神砥砺作用。

邓荫伟教授开展产业技术帮扶

学院举办科学家精神代代传访谈报告会暨首届伯康奖学金颁奖仪式

三、坚持党建聚势,在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学科发展强基工程、社会服务提质行动”中笃定前行,确保党建与事业发展同频共振

一是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开展“人才安心”“导师茶叙”等系列活动,加强党对高层次人才的思想引领、凝心聚力。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下大力气培养一批学术领军人物、学术骨干和具有国际视野的青年学者,形成数量足、质量高、结构优的人才梯队。

二是实施学科发展强基工程。以生态学博士点申报为契机,用更加宽广的视角推进学院学科体系建设,加强学科交融,完善构建“一院三系”的学科布局。论证启动生态学科全球ESI前1%攻坚计划,加大动物学、植物学、遗传与微生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学科培育力度。

三是实施社会服务提质行动。围绕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力度,深化对外合作与开放办学,进一步推进与越南北江农林大学共建“中越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合实验室”,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展现更大作为。

与越南北江农林大学方面座谈推进“中越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合实验室”建设

可持续发展创新研究院受邀展示在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的代表性科研成果

学院教师受邀在全区生态环境科普工作交流会上作交流发言

联系方式
电话:0773-3556072
学院邮箱:SKY@gxnu.edu.cn
邮编:541006
地址:广西桂林市雁山镇雁中路1号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信访电话:0773-3560375
信访邮箱:skyjw@mailbox.gxnu.edu.cn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联系电话:0773-3556072  联系地址: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中路1号
信访电话:0773-3560375 信访邮箱:skyjw@mailbox.gxnu.edu.cn
logo
Copyright © 2020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桂ICP备05000954号-1 桂公网安备450305020002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