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博物馆生物公益科普课程“博物一课”成功开课,吸引近百组家庭,300多名市民前来参观体验。
在科普开放日活动中,博物馆工作人员精心准备丰富多彩的活动。参观者可以参加“博物一课”科普课堂,聆听专业老师带来的精彩讲课。在科普课堂上,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孩子们讲解本节课生物的概念、意义以及保护措施。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从中掌握生物知识,现场气氛十分活跃。课后活动中,还设置手工粘土和热缩片环节,让参与者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形态特征。在手工粘土制作区,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用五颜六色的粘土捏出各种生动逼真的生物形象。而在热缩片制作区,参与者们绘制生物图案,将生物图案的热缩片加热后,制作成精美的饰品和挂件。通过亲自动手,参观者们对生物的形态特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参加活动的家长表示,这样的活动很有教育意义,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知识,提高生物保护意识,希望博物馆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中来。
此次科普开放日活动,得到了参与者的积极评价。博物馆今后还将继续举办各类公益科普活动,致力于提高公众的生物保护意识,为宣传保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贡献力量。
志愿者讲解蝴蝶知识
志愿者合影
学生家长制作蝴蝶手工钥匙扣
学生展示蜻蜓手工冰箱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