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生命科学学院唐绍清教授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中科院一区TOP期刊(2021年))发表题为“Using phylogenomics to untangle the taxonomicincongruence of yellow‐flowered Camelliaspecies(Theaceae) in China”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文章完成了我国分布的全部金花茶植物的转录组、简化基因组以及叶绿体基因组小单拷贝区测序。
我国金花茶植物物种丰富,至今发表的金花茶物种(包括变种)超过 30 种。金花茶植物的分类一直存在争议,两版植物志《中国植物志》和英文版的《Flora of China》对金花茶植物的分类处理不一致。合理划分物种关系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特别是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多年以来,在制定金花茶植物保护名录如《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以及《中国高等植物受威胁物种名录》均依据《Flora of China》的分类系统来评估,即将12种 (4 变种)列为受威胁物种。在分类地位尚未明确的情况下,一些实际存在的濒危种将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这对指导濒危植物保护的实践极为不利。该研究在全面的野外调查和取样基础上,利用简化基因组、转录组以及叶绿体基因组数据重建了我国金花茶植物系统发育关系,结合形态特征,明确了金花茶植物的种间关系,确定了我国20种金花茶植物的分类学地位,为珍稀濒危金花茶植物的保护提供了依据。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60088)、国家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和评估”项目(837208)、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重点实验室研究基金(ERESEP2021K04)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11/jse.12915
(图文/生命科学学院 审/吴琼 周岐海)
图1 基于简化基因组(ddRAD-seq)及转录组(RNA-seq)构建的我国金花茶植物系统发育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