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喜报】我院周岐海教授、黄乘明教授文章受到“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微信平台全文转载

发布时间:2020-12-31 作者: 浏览次数:364

我院周岐海教授、黄乘明教授所撰写的文章《灵长类中的攀爬冠军》,受到“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微信公众号全文转载。

链接如下:https://mp.weixin.qq.com/s/4WNak8a01aaut8HtQDdH7A 


现将文章分享如下:

灵长类中的攀爬冠军

一、白头叶猴的现状


白头叶猴(White-headed langur, Trachypithecusleucocephalus)又名花叶猴,俗称白头乌猿,属灵长目(Primates)、猴科(Ceroopithecidae)、疣猴亚科(Colobinae)、乌叶猴属(Trachypithecus),是我国特有的仅分布于喀斯特石山的珍稀濒危灵长类动物。它最早于1955年由北京动物园的谭邦杰先生描述记录,定名为花叶猴(Presbytis leucocephalus),是第一种由中国学者发现并命名的灵长类动物。它雌雄同型,躯体纤瘦,四肢细长,尾长于体长,头顶有一撮白色上翘的毛发;体毛颜色主要是黑色,头、颈、两肩毛发为白色,尾基部为黑色,后半段逐渐转为白色,初生婴猴全身均为金黄色;雌性个体在会阴区至腹股沟内有一块花白斑,略显三角形。

广西崇左白头叶猴保护区提供


白头叶猴生活的喀斯特石山是一种特殊的生境,地貌分为峰丛洼地和峰丛谷地。峰丛洼地的山峰各自独立,山峰之间有大量平地;而峰丛谷地的山峰密集,山脚与山脚相连。从谷地(洼地)到山顶,虽然绝对高度不超过海拔700m,相对高度一般为250-300 m,但植被变化十分显著。在俗底平地或洼地及其边缘,主要分布有喜湿耐荫性植物,具有较明显的热带雨林特征;在山坡,主要分布具有一定旱生性的植物,形成喀斯特的主要植被类型;在崖壁和山顶,以典型的旱生性低矮乔木为主。

广西弄岗保护区提供


白头叶猴喜好在山坡觅食,在崖壁和山顶休息,夜宿于悬崖峭壁上的石洞、突出平台或岩缝。它们主要营半地栖生活,喜欢在林冠间跳跃,悬崖峭壁上攀爬。以树叶为主要食物,尤其以嫩叶为主;果实和种子仅占食物组成的较小部分。为适应叶食性,它们大部分时间用于休息,以减少能量消耗。夏季里它们躲藏在树丛中休息,避开中午的高温和强烈的太阳光照,冬季里则喜欢坐或躺在裸露的岩石上晒太阳。白头叶猴主要营家庭式的群居生活,通常由5~30个体组成,家庭群包括1成年雄性,几只成年雌性及其后代;当雄性个体达到性成熟前,或自动,或被猴王驱赶离开出生群,主营独栖生活或组成全雄群。

汤练宗摄


吴兆荣摄


白头叶猴仅分布于广西南部左江和明江之间一个十分狭小的三角形地带,包括扶绥、崇左(现崇左市江州区)、宁明、龙州共4县,11个乡,栖息地面积约200 km2。20世纪70、80年代,白头叶猴的种群数量为633只。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白叶猴的分布范围不断缩小,21世纪初,种群数量不足600只,其中扶绥县250只,崇左县90-100只,宁明和龙州县210-240只。随着保护成效不断提高,白头叶猴的种群数量稳定增长。2010年的调查结果表明,白头叶猴的种群数量增加至937只,其中扶绥和崇左的种群数量增加至858只,但宁明和龙州的种群数量明显减少至79只。目前,白头叶猴的种群数量已达1200多只,但94%的种群分布于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相距50 km的岜盆片区和板利片区,其面积仅占保护区面积的28%。由于其分布范围小,种群数量低,在国际自然与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和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均被确定为极度濒危(CR)物种,也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在得到有效保护之前,非法盗猎是导致白头叶猴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民间多认为白头叶猴的骨、肉和肝脏有躯风湿、促消化、滋补身体之功,因此常被捕杀制药(如乌猿酒、乌猿结酒和桂龙膏)。90年代初之前,曾有五家酒场专门生产乌猿酒。此外,白头叶猴母猴的月经称为猴结,是名贵的妇科良药,当地人不顾生命危险爬到白头叶猴的夜宿石壁去采乌猿结,严重干扰白头叶猴的生活。随着国家加强非法猎捕和贩卖野生动物的执法力度和枪支管理,再加上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基本杜绝捕杀白头叶猴的现象。

然而,栖息地的破碎化和退化严重威胁到白头叶猴种群的生存。喀斯特石山有着与土山森林生境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悬崖峭壁多,植被覆盖率低,缺少地表径流,山体小且隔离程度高,生态环境脆弱和容易受到人为干扰等特点。由于保护区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部分白头叶猴栖息的峰丛谷地被开荒成为农耕用地,猴群所栖息的石山成为农业生态环境中的一个个“孤岛”。当地人的伐薪、采药、放牧等活动对山体植被也造成严重破坏,大部分原生植被转变为次生林,主要以灌丛为主,进而减少白头叶猴的食物来源,增加它们所面临的捕食风险。

此外,公路网络的迅速扩张,对白头叶猴种群的影响日益突出,它不仅导致适宜生境的减少,还影响白头叶猴的迁移、扩散和建群。有研究表明,在崇左白头叶猴保护区内白头叶猴分布区的公路网格密度达到0.14km/km2。2012年至2019年间,已监测到23次共97只白头叶猴冒险穿越公路的事件。

广西崇左白头叶猴保护区提供


二、白头叶猴的保护


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在龙州和宁明建立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为100.8 km2,主要保护以白头叶猴、黑叶猴为主的珍稀濒危动物及其栖息地的石灰岩季雨林生态系统。此外,在广西扶绥县和崇左县(现崇左市江州区)分别建立了扶绥珍贵动物保护区和崇左珍贵动物保护区,因此,所有的白头叶猴种群在形式上都得到了保护。然而,除弄岗保护区的白头叶猴种及其栖息地得到较好保护外,栖息在扶绥和崇左的白头叶猴种群虽然很少受到人为的直接伤害,但栖息地的破坏和人为活动,明显影响白头叶猴的栖息地质量及其生活。为更有效保护白头叶猴,2005年经广西人民政府批准将扶绥珍贵动物保护区和崇左珍贵动物保护区合并成立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12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为255.78 km2,由间断分布的扶绥县岜盆片、大陵片和江州区板利片、驮逐片等4片区组成,主要保护以白头叶猴、黑叶猴为主的珍稀濒危动物及其栖息地的石灰岩季雨林生态系统。

虽然白头叶猴种群均纳入保护区的保护范围,但保护之路依然任重道远。由于白头叶猴栖息地的土地全属集体所有,白头叶猴保护与当地居民的生产需求的矛盾依然存在。目前,广西崇左市正在大力推进《崇左市白头叶猴及其栖息地保护条例》的立法工作,为开展白头叶猴栖息地保护和恢复提供法律依据。同时,保护区加大与周边社区的交流,邀请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到保护区的巡护工作中,将社区建设和保护管理有机联合起来,引进多样化的社区共建机制。加快建立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引导当地农民在周边开展多类型农业生产或种植珍贵名优树种,进行技术指导或给予补助资金等,减少当地群众对白头叶猴栖息地内耕地的依赖。加大对周边社区的科普宣传,提升社区居民的保护意识,从而自发的加入到保护的行列中来。

保护小区是现行保护地网络体补充,它把社区和自然资源看成一个共同体,强调社区的管理(治理)对保护的意义。与广西崇左白头叶猴保护区毗邻的扶绥县渠楠村,2014后经县林业局批准成立保护小区,采取“自筹、自建、自管、自受益”为主的管理模式。村委负责保护小区的日常管理,村民共同参与日常监督、防止、制止外来人员盗猎、砍伐等破坏行为,并通过打造自然教育基地建立可持续资金机制。从保护小区成立以后,渠楠的白头叶猴种群数量持续增加,栖息地面积在不断扩大,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效益也显著提高。

研究表明,由于地理隔离,白头叶猴不同的亚种群具有独特的种群遗传结构,应作为独立的管理单元(Management Unites)进行保护。在这些亚种群中,某些被隔离的小种群面临更大的灭绝风险,进而导致物种遗传多样性的丧失。为降低栖息地破碎化对种群隔离的影响,结合行为生态学、3S技术、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应用相关模型(如最小费用距离模型)分析栖息地连接度和潜在扩散廊道。并通过实施栖息地恢复和生境廊道建设工程,合理引导白头叶猴迁移扩散,以增加栖息地面积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目前,广西崇左白头叶猴保护区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工程的支持下,通过种植被白头叶猴的食源植物恢复栖息地,并在栖息地斑块间建立生境廊道。

白头叶猴栖息地恢复


除严格执法杜绝非法猎杀外,通过宣传教育,使当地人意识到栖息地保护对拯救这些珍稀濒危物种的重要意义。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白头叶猴科普展馆,通过开设“白头叶猴在讲堂”为载体,通过组织开展以科学考察为主的研学等科普体验活动,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深入保护区了解白头叶猴的真实生存现状及面临的威胁。同时,在保护区周边乡镇的中学设置宣教室,宣传包括白头叶猴在内的主要保护动物和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在当地学生中培养和教育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这些活动不仅对宣传白头叶猴的保护有重要的作用,还对人们更多了地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培养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作者

周岐海:中国动物学会灵长类分会常务理事、广西师范大学教授

黄乘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技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动物学会灵长类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联系方式
电话:0773-3556072
学院邮箱:SKY@gxnu.edu.cn
邮编:541006
地址:广西桂林市雁山镇雁中路1号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信访电话:0773-3560375
信访邮箱:skyjw@mailbox.gxnu.edu.cn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联系电话:0773-3556072  联系地址: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中路1号
信访电话:0773-3560375 信访邮箱:skyjw@mailbox.gxnu.edu.cn
logo
Copyright © 2020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桂ICP备05000954号-1 桂公网安备450305020002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