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曾栋昌副教授课题组在国际知名遗传学期刊《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发表综述论文

发布时间:2025-08-14 作者: 浏览次数:10

  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已成为生物育种的高效工具。该技术可通过两种主要途径获得无外源遗传物质残留的基因编辑作物(Genome Edited Organisms, GEOs):(1)基于稳定遗传转化,编辑完成后通过自交或杂交筛选获得不含CRISPR/Cas元件的无转基因(Transgene-free)编辑后代;(2)基于瞬时转化,编辑目标基因后,获得无外源DNA插入(DNA-free)的编辑植株。由于不含外源转基因,GEOs在监管上区别于传统转基因作物(GMOs),通常面临更宽松的监管环境,有助于加速其产业化进程。目前,研究者们已开发出多种策略用于高效创制Transgene-free / DNA-free的基因编辑作物。

  该综述系统总结了创制Transgene-free / DNA-free基因编辑作物的策略及其特点,还探讨了植物基因组编辑中脱靶效应与缓解策略,并概述了全球部分国家和地区对基因编辑作物的监管政策。期望本综述能为快速创制符合监管要求的Transgene-free / DNA-free基因编辑作物提供有价值的方法和决策参考。

 图1 创制Transgene-free 和 DNA-free基因编辑作物的主要策略

  该综述论文以题为“CRISPR/Cas System-Mediated Transgene-Free or DNA-Free Genome Editing in Plants”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遗传学期刊《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中科院一区Top,5年影响因子IF=4.9)。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漓江流域景观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特色经济作物生物信息与遗传改良广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为论文的共同第一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蔡榕晓、张洁坤及华南农业大学博士后柴楠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广西师范大学曾栋昌副教授及华南农业大学祝钦泷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华南农业大学刘耀光院士及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谭健韬副研究员对论文的写作进行了指导。该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的资助。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7/s00122-025-04990-0


联系方式
电话:0773-3556072
学院邮箱:SKY@gxnu.edu.cn
邮编:541006
地址:广西桂林市雁山镇雁中路1号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信访电话:0773-3560375
信访邮箱:skyjw@mailbox.gxnu.edu.cn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联系电话:0773-3556072  联系地址: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中路1号
信访电话:0773-3560375 信访邮箱:skyjw@mailbox.gxnu.edu.cn
logo
Copyright © 2020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桂ICP备05000954号-1 桂公网安备45030502000260号)